第13章 西北谁人不识李兄 雍凉之都武威之城(1/2)

作品:《丝路情缘

商队谨慎小心地出了隘口,过了山岭,前面便是一片绿色的大草原。

“不宜久留,我们加快速度。”

李玉指挥大家该上马的上马,还上车的上车,赶紧离开是非之地。

继续前行了没多远,突然见一队几十人的骑兵向着这边飞驰而来,远远望去便可见骑兵身后系着的那支迎风飘扬的戎旃(zā)之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唐”字。

商队见到了大唐的军队,犹如见到了亲人一般,大家心中顿时也有了底。

骑兵队很快便到了商队的跟前,兵士们身上的明光铠在阳光的映照下华丽非常。

为首的两位驱马上前,问商队谁是管事的。

李玉立刻恢复了他客商的风采,抹着自己黑亮的八字胡,笑盈盈地跳下马,冲着两位骑兵弯腰行礼问候。

“两位大人,这是小人的商队,小人姓李名玉。”

两位骑兵闻言,先是互相对望一眼,随即问道:“你可是安西都护府碎叶城的那位李玉?”

李玉也不敢抬头,依旧弯腰回道:“正是,小人祖居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

“呵呵,李兄别这么客气了!我们早就听过您的大名,还有您那位兄长李白,只是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李玉终于抬起头见两位骑兵,却觉得实在眼生。

“哦!李兄自然不会认识我等无名小辈了∫叫程丰,在凉州城司职陪戎芯,这位是副尉,也是我的兄弟,张恒强。”

没想到两位官兵竟然自报家门,而且对李玉如此尊敬。

王一州看在眼里,更是羡慕和敬佩李玉大哥,知其名者遍天下啊!

然而,王一州却忘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兄,公务在身,不敢耽搁,如果李兄过凉州城,还望赏脸,与兄弟们畅饮一番。”陪戎芯程丰冲着李玉抱拳。

李玉也赶紧抱拳,而且一双有神的大眼睛滴溜一转,立刻想到了什么,问道:“两位兄弟,这是带着兵往哪里去?”

两位芯回答说:“其实......也不是什么要紧事△要是这几日闻听有几个吐蕃的探子在这周边活动,将军令我等出城查探一番,或者将他们驱赶。”

李玉、王一州等人闻言相视一眼,立刻想起刚才在关隘处的山岭上的那些伏兵。

“有!还真的有!就在我们来处的那个关隘的山岭上!我们因为不知道他们潜伏了多少,所以也不敢去揭露他们,这才匆匆地来到这里。”李玉立刻对两位芯道。

芯闻听确有此事,也立刻正色起来。

“哦!那他们人数应该不多吧?”

李玉点头,回道:“确实不多,我当时也是猜测是探兵。”

“呵呵,没想到见到李兄后,竟还无意中帮了我们这么个大忙,这顿酒席李兄可不能推脱了!”副尉张恒强笑着说。

李玉又赶紧点头,道:“公事要紧!公事要紧!各位大人还请速速去捉拿了那几个探子吧!”

程丰与张恒强又是一笑,欲言又止,对着李玉再次抱拳,然后带着一众骑兵前往商队来处的那个隘口。

“咦,大哥,我怎么觉得这两位芯大人似乎并不是特别愿意去捉拿那些吐蕃的探子啊?”

商队继续前行,王一州忍不住好奇问李玉。

这时一行大师却插话,道:“确实如此,自松州之战我们大败吐蕃军队之后,吾皇圣明,虽然处于优势,却不必吐蕃人称臣,甚至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于吐蕃赞普首领,通过和亲来不战屈人之兵,我们与吐蕃互市往来也有数十载。可是奈何吐蕃贼心不灭,依旧暗中窥探着这些更加丰饶的草原和土地。”

李玉和王一州闻言皆是点头,虽说我大唐鼎盛,万国来朝,可是周围的领国却还是不安生,明着与大唐互市友好,暗中却依旧遣兵或打探或挑衅,一方面忌惮大唐军威,一方面却依旧蠢蠢欲动。

这个小小的插曲,似乎并没有对商队的众人产生多大的影响∪其是现在身处无垠的祁连山和阴山一侧的大草原,放眼望去,两旁全是绿色,而且草原上的各种生灵似乎并不怕人,反而时不时朝着商队这边瞧。

王一州惊奇地瞧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动物和牲畜,而一行大师则是非掣心地给他一一介绍,这是野驴,这是盘羊,这是羚羊,那种白色的长毛“怪兽”,乃是白牦牛......

一边欣赏着草原上的秀丽风光,一边继续前行,期间还时不时会遇到身着各式盔甲衣胄的骑兵们......

从清晨,一直行到了天黑,终于,商队出了大草原,前面竟然是一片堆积平原,沃野百里。而沃野的中央,一座古城此时已经灯火通明,却依旧有车马来往不断。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上稠。此处,便是凉州城了。”

一行大师不禁感慨,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夜间凉气侵身,竟不住咳嗽起来。

王一州也是自幼读过许多书,也听闻过西凉古地,没想到今日终于得见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丝路情缘 最新章节第13章 西北谁人不识李兄 雍凉之都武威之城,网址:https://www.254y.com/132/1328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