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立足陇南1(1/2)

作品:《老兵记忆

回到碧口,河面上只剩下几艘逃遁的船影,第一师根本就没有想到,碧口和文县已经落入到久不见踪影的红军38团手中!而且他们没有收到那怕一丁点的信息!

狼狈而逃的敌人顺江而下,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王大山将俘虏和解救下来的红军送回碧口,赶紧回到了前哨点。?

此时雾气已经大散,四周的情况一目了然,悬崖峭壁是不足以形容这个地方的险要,临路的陡崖高高低低,是一线天然的阻击阵地。只是从山上,有几一条小路可以通到东边去,那边是白水河和白龙江交汇的地方。

留下大部分战士原地驻守,王大山带着老曹几人沿着那条小路搜索,走了一段,现一条支流截断了这条小路。两条铁索横过支流,老曹看了大为赞叹,“这两条铁索,使用滑索的话,可以轻松自由的来往于两岸了。”

王大山思摸着是不是将铁索毁了,最后想想,还是没有这么做,山沟里的那些村民,还需要靠它们来往返呢。敌人的侦察兵能依靠这样的铁索过往,但是大部队绝对不行,毁掉它们实在可惜。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第一师竟然没有挥军来攻,而是折向直接奔天水去了。其实38团全体都不知道,第一师元气大伤,士兵上下厌战,胡宗南又跑西安跟老蒋献媚拍马屁去了,下面的副师长懒得多事,直接率领部队按照原令往天水去了。

文县陇南的剿匪,现在由第一纵队负责,二纵队连自家的好地方驻地都被别人给占了,早就领教了38团的厉害,第一师吃的亏多了去,才不想‘多事’来着。不过一纵队的部队只有一个师分散在陇南,主力都进陕西去了,38团获得这个珍贵的情报之后,立即分兵。

38团五个营,实力已经和敌人剩下的两个团相比并不差,敌人分散驻扎,主力在陇南和成,徽两县,主要在一些关口地方。38团立即派出三个营赴陇南,两个营直插成县和徽县,而团部侦察连被留在碧口,协助刚刚成立的文县游击队驻守碧口,封锁敌人由川北沿白水江上溯进攻路线。

老胡没有在三排了,他和一营一起去岷县了,他要去岷县组建游击队,游击队的名号他都想好了,叫做黑池游击队。

三排还有巴力和另外两个战士被调整出去,巴力和梅贡居然是白马人,让杨副营长逮着问了好久。巴力成了游击队的副队长,队长是原一营的一个排长。游击队人数不多,部队里抽调了十多人,地方上相应革命的羌族,藏族,汉族青年十多人,也就二十多人三十人不到,驻防主力还是侦察连为主。

王大山去了一趟文县,现团部就没有在县城留多少人,只是警卫连守着文县,还有解救下来的两百多伤员在这里养伤。街上不少宣传队员在演讲,很多都是年轻的学生。王大山注意听了一下,演讲的主题都是以抗日宣传为主。看来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说已经很不妙了,上级正在以抗日为主要的宣传方向了,王大山这样想着,猛然现二丫也混在宣传队里。

喊了一声,二丫惊喜的跑过来:“哥!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这个不老实的丫头。”王大山笑。

二丫领头,带着王大山左拐右拐的,跑到一个门面老旧的店里,“老板,来三碗米皮儿,多放些辣子。”

王大山,“行啊,丫头,部队里不吃,跑外边来吃了。”

二丫笑,“哥,你给我的钱都在呢,昨天我现,这里的米片儿很好吃的。”

老板是个脸团团的中年人,满脸是笑的端着米皮出来,二丫撤出筷子,“给我哥来两斤酱牛肉。”

老板切来牛肉,“长官慢用。”心里嘀咕,红军买卖公平,可不知道这大汉今天有没有钱会账。

王大山,“闲着没事,跟宣传队混什么?那些伤员还不够你们忙?”

二丫笑了:“哥,你不知道吧,这个地方简直就是药材的天堂,走山路都随便可以采到好药,这里的郎中也不错,前几天忙不赢,政委让人请了两个郎中过来,他们治外伤独有一手,我们是轻松多了,现在那两郎中还在医疗所那里,帮着制药。”

小声而得意的说:“我偷学到了一个药方呢。”

王大山摇头,“怎么不自己买点布做两件花衣服?”

二丫看看自己身上:“我的军装很好啊!”

吃完饭,多次无语的王大山结了账,带着二丫在街上逛,找着一家成衣店,走进去,二丫在旁边一个劲的说不要。

王大山看着她,“你叫我什么?”

二丫一愣,咬着嘴唇,迟迟疑疑的:“叫哥啊!”

王大山笑,“你都快成大姑娘了,每天尽是军装,这军装大了都不知道改改,以后怎么嫁的出去?”

“我是你哥,你就得听我的。”老板,带我妹子看看布料。”

做了新衣服的二丫很高兴,蹦蹦跳跳的跟着王大山,一路叽叽喳喳说个没停。宠溺的看看活波的二丫,这才是十四五岁女孩子应该有的形状。

到医疗所挑人是团长答应的,上次突袭碧口敌人那个团,战斗总结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兵记忆 最新章节第61章 立足陇南1,网址:https://www.254y.com/63/636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