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地会战(1/2)
作品:《铁十字烈火》瓦萨来意犹未尽,但身为指挥官的职责让他冷静下来。>
俄军正面被突破了,他们的两翼却还不知道。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进攻机会。>
他能够借此支援两翼,可支援哪一翼呢?>
仔细斟酌后,他最终决定支援右翼的友军,毕竟他们遭受了埋伏,伤亡一定很大,需要比左翼更大的支援。>
没有废话,瓦萨来打下了身上的灰,无视了森瓦尔的祈求,率领部队向东开拔。>
瓦萨来部一路走在山上,十五分钟后遇到了俄军。>
俄国人看到自己的侧翼出现了奥地利人,皆是倍感震惊,但也没有责怪友军的功夫,连忙调转矛头,企图抵挡住他们。>
但即使有了兵力的加强,这些俄国人还是打不过准备充足的奥军。在弹药打光后,他们绝望地冲过来,最终被打倒在地。>
山下的奥军意识到了俄军火力的减弱,在看到瓦萨来后更是士气大增,开始全力打击俄军残部。>
剩下的人大多都是没有任何作战素质的山民,几乎没什么抵抗,他们便缴枪投降。>
现在,正面与右翼的俄军被全部瓦解,仅剩左翼的一小股还尚有组织度。>
瓦萨来想要乘胜追击,但他的士兵因残酷的战斗尽显疲惫,右翼的士兵在枪声不再响起后更是直接倒在地上。>
再加上左翼的地形十分崎岖,想要走到那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还需更加小心零散的埋伏。>
看着被打的毫无组织度的俄国溃军,瓦萨来很是眼红,却只能让手下停止进攻,准备休息。>
这无疑会让俄军重新集结起来,变得有威胁起来。>
但此刻奥军也打的士气全无,先前的激情早已转化成疲惫。>
在左翼奥军被命令撤出来后,双方第三次交火正式结束。>
这是整场战斗中伤亡最大的一次交火,双方均遭受到巨大的不可挽回损失。>
奥军至少死伤500人,现尚有600多人可以投入战斗。>
俄军更甚,他们死了1700多人,被俘200多人,目前仅余不足千人。>
总体上是奥地利赢了的,经此一役,他们控制住了高地的北、东、南三个方面,而俄军仅尚存西部地区。>
趁着停火期,奥军为死亡的英雄举行缅怀仪式;俄军却在强征当地山民为他们送死,最终也不过捞到几十人。经过之前的经历,那些山民只要见到了俄军就夺得远远的,反而企盼着奥地利人的到来。>
整个夜里,双方皆在不安中度过。他们都让伤兵站岗,只为在第二天能投入更多有效的士兵。>
次日上午,双方不约而同地往高地北部与南部增兵。第四次交火,也是最后一次交火爆发。>
俄军率先发动进攻,他们想要扩大战线,以通过人力优势来获取全局优势。>
但无一例外,所有进攻矛头都被粉碎了,勉强有几个逃兵渗透入其内部打游击。>
退却的俄军引起了奥地利人的注意,以逸待劳的他们迅速发起反冲锋,很快就把俄军赶了出去。>
随着战场形势的扭转,奥军转守为攻,逐渐把俄军逼向死路。最终俄国人无路可退,除非摔下悬崖。>
而因为他们之前的退却,整个高地的崎岖地带都已沦落奥军之手,他们唯一控制的地区只剩下平缓区域。>
被逼到绝路的俄军只能主动迎战,整整700余人坐守奥军的到来。>
他们甚至都不能去筑造防御工事,只要侦查员看到他们在搞动作,就会呼叫火炮轰炸。>
片刻之后,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的奥军也从山峰中显现出来,会合在一起后便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
战场宽500米,长900米。而目前双方兵力大约都只有一个营,足以全力投入到战斗当中。>
瓦萨来将奥军分为三部。左右翼各100人,正面则有300人。>
与之相对的,俄军左右翼150人,正面400人。>
毫无疑问,俄国人必败,区别只在于能让奥军死多少人。>
当天中午,奥军在把所有炮弹打光后发起总攻,俄国人死伤40人慌忙应战。>
率先交火的是左翼,奥地利散兵远距离袭扰敌人。>
俄国人因之前的胡乱射击,导致了弹药短缺。现在他们的报复来了,只有几个狙击手还在射击除外,其余人皆趴下等死。>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持久,毕竟奥军也没有多少弹药了,手枪、机枪弹药几乎告罄,唯独步枪和迫击炮尚有几轮弹药可打。>
奥军把所有机枪都集中到了正面,并让他们紧逼敌人。>
迫击炮则集中到了右翼,此刻也交起火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十字烈火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高地会战,网址:https://www.254y.com/370/3704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