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加里波利战役(1/2)
作品:《铁十字烈火》同盟国在高加索的战事进行的很顺利,可在其他战线就不太好了。再加上他们内部的隐患,从而使得总体上的劣势。>
协约国想要缓解俄国的压力,于是强令希腊参战。>
希腊国王并不愿意,可英国人把舰炮架在了雅典城外,他不得不接受这个要求。>
3月5日,希腊秘密与英法联军达成协议。>
3月7日,希腊正式参战。不出人所料,他们的军队优先进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这或许顺应希腊民众的需求。可在战略上,进攻土耳其无疑是败笔。>
他们早已将色雷斯割让给保加利亚,而保加利亚在此部署重兵。仅凭希腊军队,想要突破是很困难的。>
希腊的战略纵深也不够。只要同盟国随便抽调一些军队,就能轻轻松松打到伯罗奔尼撒。>
好在,协约国借助雅典港口,源源不断向这里运输兵力,这才缓解了希腊紧张的兵力。>
英国人表示他们会通过登陆的方式协助希腊攻占伊斯坦布尔,并要求他们牵制住同盟国主力。>
希腊人从未听说过这种作战方式,对此没有任何信心。不过人为刀俎,只好同意。>
保加利亚得知希腊参战后,撤掉了其他战线的部队,把他们全部调回巴尔干战线。>
这是极为正确的。毕竟保加利亚就是一个巴尔干国家,由他担任巴尔干战线的主力也是合情合理的。>
其他同盟国成员也认为保加利亚足以压制住希腊,便没有往这里派任何援兵。>
不过,高加索上的库斯特却惶惶不安。>
他担心巴尔干重新开辟,会导致同盟国压力骤增。土耳其也会迫不得已抽调其他战线的部队回援巴尔干。>
而被抽调兵力的战线也包括了高加索。>
现在库斯特成功攻占了整个高加索山的南部地区,基本上高枕无忧。所以,土耳其也会最优先抽调他的部队。>
那时候土耳其只会让他们的数量与俄军持平,从而基本丧失了对俄的进攻能力。>
3月8日,应俄国沙皇的请求,一支庞大的运输舰队从雅典启航。>
在护航队的掩护下,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地穿过爱琴海。>
距马尔马拉海不远,即将逼近达达尼尔海峡重镇——恰纳卡莱。>
船上的协约国军官知道不能够再往前通航了。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登陆加里波利半岛附近的一个又一个岛屿。>
与历史上的磨磨蹭蹭不同。在确保基本控制了沿岸岛屿后,最终在3月13日发起总攻。>
澳新军团在舰炮的掩护下,登陆加里波利半岛西岸。>
英国人主力选择了南面的地方登陆,还有一部分支援澳新军团。>
法国人就比较直接,他们选择的地方是小亚细亚西岸。>
协约国的进攻打得土耳其军队措手不及。他们从未想到会有人敢从这里来,今天属实开了眼。>
在陆地作战的同时,一直拥有制海权的同盟国也不忘他们的优势。>
他们命令一些快速机动舰船进入海峡内,企图强行攻占恰纳卡莱。>
待行驶到狭窄地段时,几艘舰船因触碰水雷而沉于海中,最终无功而返。>
协约国意识到了想要从海上强闯是不可能的,于是加大了路上的攻势。>
土耳其岸防军队遭到如此猛烈的进攻,纷纷抛弃阵地,向内地撤离。>
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皇宫后,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土耳其人深感战争无望,毕竟他们正处四线作战(巴尔干、高加索、阿拉伯、达达尼尔海峡)。>
幸亏德国派来的军事顾问临阵不乱,依托复杂的地形,建立起较为强悍的防线,这才给了土耳其一剂强心针。>
可协约国依旧源源不断往此增兵,乃至派了22个师都尚未停止。>
而对面的土耳其仅10多个师。除非他们的防线在天上,否则英国人迟早都会踏过防线。>
在形成优势后,协约国发起总攻。>
法军在尽可能在牵制土军主力的同时,伺机寻找扩大战果的机会。>
英军向北推进,而目标正是恰纳卡莱。>
澳新军团尝试向东推进,企图与英军建立联系,并配合他们的行动。>
进攻很顺利,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这是因为德国的军事顾问通过情报得知协约国庞大的军队,于是令军队集体撤往恰纳卡莱,在确保海峡的同时,尝试集中优势兵力并建立牢固的防线。>
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功震慑住了英军,让他们的行动变得迟疑。>
3月14日,在得知加里波利顺利的战事后,英国议会又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十字烈火 最新章节第四十章 加里波利战役,网址:https://www.254y.com/370/3704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