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一笔巨款(1/2)
作品:《我能召唤诸天神魔》在下诏肯定了雄霸的行动后,赵麟便将诸葛亮、杨猛和户部尚书三人给传召进殿。>
“臣等参见陛下。”>
诸葛亮、杨猛和户部尚书三人叩拜道。>
赵麟摆了摆手:“三位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
三人这才恭敬起身。>
赵麟扫了三人一眼,没有拐弯抹角,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召你们三位爱卿前来,是想和你们三人商议一下,朕心中的一个想法。”>
“陛下请说。”>
诸葛亮三人心中微惊,拱手说道。>
在经历了以往那么多事情后,他们心里很清楚,陛下的想法,一定不是什么寻常简单的想法,很有可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石破天惊的想法。>
“朕先问你们三人一个问题。”>
赵麟也不急着直说,而是先抛砖引玉地问道:“你们觉得,今天为什么你们可以站在这里,成为朝廷的重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诸葛亮和杨猛还是沉思。>
户部尚书却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陛下英明,慧眼识金……”>
赵麟笑而不语,微微摇头。>
这让户部尚书的心思微沉。>
难不成,他这马屁拍错地方了?>
“是因为科举。”>
杨猛的眼中泛起了一丝精光,“科举改变了臣的命运,如果不是科举,臣现在恐怕还只是一介狂生,根本没资格进入朝堂之中。”>
“丞相,你觉得呢?”>
赵麟的目光,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臣觉得,是才能。”>
诸葛亮只是略作沉吟,便回答道:“若臣没有才能,陛下断不会任用亮为丞相,将朝政交托臣下。”>
“才能,科举,你们都只说对了一半。”>
赵麟摇了摇头。>
“请陛下明示。”>
诸葛亮三人皆是低着头,眼中浮现出一丝期待,想听听陛下的解释。>
“朕想说的,只有两个字,教育。”>
赵麟伸出了两根手指,旋即接着说道:“杨猛,你一介寒门子弟,为何能中科举?若非你上过学堂,经受过教育的话,你觉得你有机会出人头地吗?”>
说罢,赵麟又看向了诸葛亮,“丞相,若你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你觉得,你还有机会拥有现在的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机吗?”>
听得这话,诸葛亮和杨猛二人皆是眼睛一亮,“陛下所言极是。”>
他们能达到现在这个地步,教育是最基础的一步。>
若他们出身于农户之家,连书都读不起,那根本到不了这个地步,现在恐怕都还在农地里劳作呢。>
“如今我大宋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但想要让国家更进一步,不仅要让百姓人人皆可温饱,还要让这天下百姓,人人皆可念得起书。”>
赵麟的话音刚落,大殿内的三人吃了一惊。>
人人皆可念得起书?>
陛下的心也太大了!>
要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能够念得起书的,基本上都是有点家底的人家。>
官宦子弟自不必说。>
再往下,也基本都是商人和地主的后代。>
寻常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还有余力供子孙后代去念书?>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啊!>
“朕打算开天下学堂,根据难度,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一年之内,将学堂开遍大宋朝的每个县,招收当地的学子入学读书。”>
听得赵麟这话,诸葛亮三人,却是陷入了沉吟之中。>
在整个大宋朝范围内,每个县都开设学堂?>
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
要知道,整个大宋朝,足足超过两千个县。>
那岂不是意味着,要建超过两千所学堂?>
大宋朝的官府机构,最低只能到县一级。>
再往下的村镇,便不算官府了,主要由地方士绅管理。>
在那种地方,若百姓想要上学,只能念地方上开办的私塾。>
但是,大多数百姓是没钱念私塾的,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凑不齐学费。>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就丧失了上学的机会。>
其实在整个大宋朝,认书识字的人,比例是非常低的。>
一百个人里面,都未必有一个识字的。>
一千个人里面,未必有一个念过书的。>
大量的百姓,目不识丁,拿赵麟记忆中的话来说,就是文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能召唤诸天神魔 最新章节第246章 一笔巨款,网址:https://www.254y.com/253/25397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