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万国来朝(1)(1/2)
作品:《大明政客》大晋十五年正月初武大臣绝不敢放肆,在个人的享乐方面是严格控制的,而且在皇上的提议之下。朝廷通过了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所有人都是要遵守的。
民间更是不用说了,节约成为了习惯,奢侈浪费是遭遇鄙视的。
至于说大晋的富裕,不是用简单的言语可以表述出来的,好多的藩属国,都恳请成为大晋朝廷治下的府州县,可惜皇上不允许,至于说西域的诸多金碧眼的蛮夷。无数人来到了大晋,或者在京城,或者在山东,或者在浙江广东等地,自此定居下来,成为了大晋的子民,这样一股移民的热潮,持续接近十年的时间了。
变化最大的就是日本了。日本统治者一直都认为汉唐宋代表了标准的儒家文化,至于说后来的明朝。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甚至有一些日本人认为,日本才是真正代表了儒家文化,可随着大晋朝廷的富裕和强盛,以及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无数优秀的日本青年。漂洋过海,来到大晋,好多进入大晋朝廷做官,更有人打小就生活在大晋,进入学堂。参加科举考试,从头至尾基本都是大晋的人了。
从大晋七年开始,全面统一的大晋王朝,迎来了诸多的朝拜者。
在剿灭了后金鞑子之后,大晋朝廷全面转入到经济建设之中。
军队的建设当然不能够放松,江宁营总兵力维持在五十万人,其中专业的军官和军士维持在十万人左右,其余的军士全部都实行招募制度,十八岁至三十岁的男子,都在服兵役的行列,入伍之后服兵役五年时间,服兵役期间,军队放的有补助,足够养活家人。
京城的禁军总人数依旧是两万人,但是非常的精锐,寻常人根本不要想着有机会进入,禁军的待遇高于江宁营,江宁营的将士每年都要进行大比武,特别优秀的军士,有机会在培训之后,进入到禁军的行列。
军队和军人的地位空前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军队和军人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了,尽管朝廷采取的是兵役制,但因为军队的人数太少,每年有大量的年轻人想着进入到军队之中,想要真正的成为军人,难度是不小的。
有了军人的身份,表现优异,可以通过军队内部的考试,直接进入朝廷,到朝廷或者地方上出任官员,这就更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军人的优势了。
不过朝廷的规定依旧严格,那就是军队处于皇上的绝对控制之下,服从都督府和兵部的命令,不准干预地方上的事宜,除非是遇见特殊情况,至于说地方上的治安事宜,一律由巡检司负责,包括地方官府。
京城之内的禁军,主要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京城的治安也是由五城兵马司直接负责,兵马司由应天府衙直接管辖,和地方的巡检司一样,不属于军队的序列。
变化最大的还是学堂。
随着经济的展,朝廷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譬如说京城之内,专门用于基础方面教育的学堂,过二十所了,一般省府所在地,学堂悉数都过十所,府衙所在地根据人数的多少,南方人多的地方,也可肯过十所学堂,县衙一般都有五所以上的学堂,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人口不多的,譬如说草原地带,学堂数目明显少一些,可能只有一所到两所的规模。
学堂越来越多,读书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因为科举考试的公正,加之就是从事商贾等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知识,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孩子读书的事宜了,不管家境的好坏,孩子都是必须要进入到学堂读书的。
学费都是官府承担,这也促使了更多的孩子进入到学堂读书。
当然,在女孩子读书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差距,官府正在努力,争取让更多的女孩子进入到学堂里面去读书。
地方上变化最大的是松江府。
松江府被大晋朝廷确定为另外一个港口之后,展非常的迅猛,严格说,松江府的港口规模,是过了登州的港口规模的,港口的展。对于地方上经济的带动是非常大的,松江府迅成为了商贾集聚的中心地点,不要西域的人也进入到这里生活,朝廷经过讨论之后,专门将松江府的地方划出来,成为了专门的商贸中心地带。
其次就是广东和福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了仅次于松江府、登州府等地的商贸交易中心。
这些地方商贸的巨大展,带动了周围地方,随着大型作坊的不断增加,老百姓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农闲之时总是有事情做,有些农民慢慢开始脱离耕种土地的事宜,他们在作坊里面做事情,赚到的钱足够养家糊口了。
军工和科技的展。也是令人瞩目的,朝廷每年投入大量的钱财,专门从事军工的研与科技的展,这方面就连苏天成都没有想到,因为大型作坊的增加,因为市场的需要,雏形的蒸汽机居然在大晋出现了,蒸汽机出现之后。迅就得到了朝廷的关注,开始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实施改进了。
工业化的浪潮,必将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遗憾当然存在,苏天成看的非常清楚。
随着经济的展,封建社会的固定格局正在慢慢被动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政客 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万国来朝(1),网址:https://www.254y.com/207/207106/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