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沉重而又生动的故事(1/2)
作品:《纵横校园我怕谁》第四十八章沉重而又生动的故事
“‘黑皮’,是不是你在捣蛋。弄出的响声来?”班上有什么事,余老师第一个就拿“黑皮是问。
“余老师……嘿嘿……”“黑皮”没说话就笑了,“我不是弄出来的响声,是它自己跑出来的。”
全班的人笑得更响了。
“自己跑出来的?哦――我明白了!”余老师也笑了,“你做这种事怎么这样的巧呢?迟不跑,早不跑,偏偏这个时候,你就让它跑出来。”
“我也关不住它啊!”“黑皮”笑着说,“我每天都吃红苕,就是爱放屁啊。”
大家更是笑得东倒西歪的。
余老师说:“不要笑了,这又不是什么好事!也是亏得大家,我看你们都是在吃杂粮、野菜充饥吧。也难为你们了,这样的苦日子怕还要过一段时间啊。好,都给我坐下。咱们上课……”
余老师说到最后,我听出她的声音一下就软了下来,看来她很同情我们这些既是学生更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她先给我们上了一堂语文课。在第二节课,她说:“我们这节课仍然是语文课,但我想……”余老师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我们每一个学生,又说,“我想利用这节课。来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我们最爱听故事的了,一听到她这么说,大家一下就“呵”了一声,整个教室像一锅煮开的水样,马上就喧哗了起来,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余老师说给我们讲故事,以前她每次上课都是照课本上来讲的。讲故事,这可太生动了,也太有趣了,这正是我们每一个同学最想听到的事。
“好,请大家静下来。”余老师笑了一下,说,“我们都知道,这个粮食很紧张,不光是我们这里,全国都一样……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复杂的,有几种原因,但轮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来,这困难就大了,就是没有饭吃,每天都要饿肚子。是吧?”她大声问大家。
“是的――”我没虽然肚子不怎么饱,但还是挤出气力,大声回答。
余老师说:“很好,大家还是很大声的。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不光是我们现在的人挨饿,远的不说,就是在三十年代,我们的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那时大家也没有东西吃啊,同时每天还要打仗,敌人在后面追他们。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红军没有被压垮打垮,反而取得了长征得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大家知道嘛?”
这时全班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长征”两个字,但红军我知道,以前在电影里见过的,听说过的。
余老师又说:“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翻过了雪山,走出了草地,在很大的程度上,靠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然,还有积极地想办法,找食物充饥,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我给同学们说几个具体的事。在过草地时,红军没有吃的,大家就去挖野菜,这和现在差不多啊,我知道每个同学和家人都在挖野菜的……还有,朱德总司令还将自己骑的马给杀了,分给大家吃,
再就是将腰上系的牛皮带解下来,放在火上烤,然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大家分着吃,还有,有人将前面走过去的人拉的大便里没有完全消化的豆子洗一洗,再煮着吃……”
大家一听,都摆头,就是在现在,也没有人吃那样的东西啊!
余老师说:“可是在那时,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活下去才能坚持斗争啊!所以说,今天我们过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啊,是很多很多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这点困难和当年红军比起来,算不算困难呢?”她又问大家。
“不算什么……”全班同学又是齐声回答。
“对,不算什么!”余老师笑了,“只要我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信心,又积极地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我想我们照样能挺过这一关的,大家说是吧?”
每个同学都大声说:“是的――”
“还有……”她又接着讲,“还有的战士啊,用缝衣服的针放在火上烧红软了后,弯成鱼钩去钓鱼,熬成鱼汤给生病的战友喝。在那样的条件下,大家互相帮助的阶级感情战友情,是那样的深厚,这真感人吧。后来解放了,有的战士还将这事写成了回忆录,叫做《金色的鱼钩》,我还可以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还收进了咱们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是在六年级的课本里,你们以后要读到这篇课文的……”
大家听了很激动,巴不得很快就读到六年级,读到那篇课文。
“现在我们遭到了暂时的困难,大家一不要紧张,二不要害怕。三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说到这里,余老师又告诉大家,“你们虽然小,但还是有办法找到充饥的东西的,要多想点子,比如,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和路边,你们可以随手摘一些野葱、野菜什么的,拿回家可以煮着吃啊,换可以到一些挖过红苕的地里再去翻翻,扒点还留落在地里的红苕,到时候,田里地里的水稻、麦子收了,你们也可以去捡一下落在地里田里的的谷粒或麦穗。你们还可以帮帮大人多种点青菜,等开春就可以种啊!还能多养点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纵横校园我怕谁 最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沉重而又生动的故事,网址:https://www.254y.com/200/2008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