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流浪之人名叫裴乾 最后行商遭人暗算(1/2)
作品:《丝路情缘》王一州赶紧打断了他的话,说:“我说老兄,你打住了!别说了成不,恶心人啊!”
流浪之人也自知羞愧,不再说话,而且扭捏地在水中洗着澡。
“对了,还没问你尊姓大名呢?”王一州想起来问流浪的唐人。
那人有些无奈地回答说:“我姓裴,单名一个乾字。”
王一州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
裴乾,赔钱。
这名字也是不是有些太不吉利了啊!
王一州又想起自己年少时,曾经问起母亲,自己的名字是谁给起的。
母亲告诉他,是他的祖父给起的。
王一州的祖父是位山秀才,一辈子也只是个秀才,不惑之年依旧没能考中进士,索性也没有再考了,回到渭城教书育人,王一州的先生老师,也正是他的祖父。
祖父非诚厉,却也是非驰爱自己的两个孙子,对他们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会给他们起这么两个名字。
哥哥叫王一方,日后称王一方水土。弟弟叫王一州,日后称王封侯一州。
王一州每每念此,都觉得自己祖父确实实在是望子成龙,确切地说是望孙成龙。
可是,却哪里知道,成龙成凤乃是上天注定。就如同那些黑望族,还有那陇西李氏,那可是老子之后......
想到了黑望族,又瞧了瞧那位老兄,王一州突然问道:“你姓裴?哪里人?”
裴乾回答说:“嗯,河东人氏。”
王一州立刻又说:“哦......河东裴氏,看不出来老兄还是关中四大家的人呢!”
这里的关,不是边关,而是函谷关,中原地区。
自汉至唐,中原的名门望族胜数,其中以关西六大家为最大☆大非是人丁最盛,而是人才辈出,门庭最广。
关西六大家:韦氏,裴氏,柳氏,薛氏,杨氏,杜氏≡汉时起,封侯拜相竟出。
等到了大唐时,六大家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却更加强盛′中又以关中四大家更为人称道,分别是河东的薛氏和裴氏,柳氏,还有京兆长安的韦氏。
要说其中最为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就是河东裴氏家族,河东裴氏乃是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
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裴(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
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
在此之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王一州却不曾想,这位邋遢至极的流浪之人竟然还是河东裴氏一族的,莫非他用了假名骗人的?
“既然是河东望族裴氏,那么就算不能在朝中封官拜相,随便到个州县混个一官半职肯定是没问题的吧?兄台又是因何落魄到如此田地呢?”
王一州显然是要问仔细了,他可不想被人当猴耍。
裴乾赶紧解释说:“我并没有骗你的意思!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也是大唐人,又是裴姓的,怎么会骗您呢!只是实在倒霉至极,被小人所害,才会到了现在的地步啊!”
裴乾告诉王一州,他确实是河东裴家的一员。从小习文习武,然而却并没有像自己的长辈和同辈人一样,为国效力也好,从军入朝也罢←打小喜欢的,想成为的,便是那西去行商的客商←一直想要成为一个商人,而父母也没有对他多加阻拦,毕竟裴氏一族实在是人才辈出,多个商人什么的也无所谓,只要他坚持就好。
因为得到家族支持,不管是财力和人力都不成问题了≮是,裴乾也跟李玉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商队,不远万里往西去贩卖大唐的丝绸和瓷器等等。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做到现在四十多了。
原本,这次继续西行将是他最后一趟了◎为这些年挣得也不少,他打算干完这最后一趟就不做了,回到长安西市开个店铺做个买卖,过上锦衣玉食的后半生。可是,他却没有料到,与他随行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们心怀不轨,他们见到最后一趟生意也是利润最大的一趟生意,便选择对东家裴乾下了手。
裴乾既然能够行商数十年,那也肯定不是呆傻之辈←也看出来伙计们存有异心,而且也已经不能说服他们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在一个夜晚趁着大家不注意,干脆跑路了′然身处大漠,前途未卜,可是也总比被他们一刀切了客死他乡要强得多。
伙计们夜里醒来之后,发现东家人没了。大漠,又无处可寻,也就不再去找他,而是选择继续前进。就算是他侥幸能够活着回去,那大不了伙计们把钱一分后,此生不再回关内,就在西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丝路情缘 最新章节第61章 流浪之人名叫裴乾 最后行商遭人暗算,网址:https://www.254y.com/132/1328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