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瓜州官吏苦峪求雨 锁阳竟是补阳神物(1/2)

作品:《丝路情缘

是夜,就在王一州与李玉等人讨论那大沙暴什么时候才能过去时,突然闻听到外面有差役敲锣吆喝起来,应该是有什么消息要宣布。

“明日知州大人将在副统领的崩下前往锁阳城塔儿寺祈福祭祀,大人告知有信奉佛道的可以跟着一同前去祭拜』则是为了求雨,二则是让大沙暴不要吹到我们这边来......”

差役们敲着锣,走街串巷地吆喝了一番。

“哦?反正闲着也没事做,不如我们也跟着去凑一凑热闹吧!”李玉对王一州等人说。

“可以,可以。”没想到一行大师似乎非畴要去瞧瞧那个塔儿寺。

“锁阳城?在什么地方啊?为什么要到另一个城去祭祀呢?”王一州问道。

李玉回答他说:“锁阳城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城,最多只能算是个镇。”

李林冲着王一州神秘地一笑,说:“王兄可知道那锁阳是何物不?”

王一州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确实不知道。

“听说那锁阳啊......乃是壮阳的......”李林小声地告诉王一州。

王一州闻言也是一愣,随即瞧了瞧李林,说:“哦......不过既然是壮阳的,你这么激动干什么?你又不是男子......”

李林自知有些尴尬,只能低着头跑开了。

“这么说来,那还是个男子必须去的地方了啊!”王一州开玩笑地说。

“呵呵,那你去的时候要好好找一找,找到了吃了也可补一补。”李玉也笑着说。

王一州问起关于锁阳城的来历,一行大师给他讲了一个大唐之初的典故......

锁阳城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苦峪城,顾名思义,一座在苦峪山谷中的城。

“苦峪城高日欲斜,怒雷千里起鸣沙→城夜雨云如墨,大漠天荒鬼叫车。”

一行大师竟然脱口而出了做了一首诗。

大唐之初,那时的苦峪城,是哈密国元帅苏宝同铸造兵器和起炊的地方。

太宗皇帝命太子李治和名将薛仁贵进征西域,大军一路所向披靡,行到苦峪城时毫不费力便一举攻破城池。

正在举行克城庆贺之际,却不料被赶来救援的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大军团团围困。

唐军虽奋力突围,始终不能成功,只能固守苦峪城形成对峙之势。

薛仁贵见城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便命将士屯田自给,固守城池。

这样,两军对垒,竟长达了数年之久。

不料,哈密元帅苏宝同见难以取胜,就用红柳、羊毛和砂石在疏勒、榆林河上游堵塞河道,迫使流经苦峪城的疏勒、榆林河改道,从而断了苦峪城的水源』了水源的灌溉,苦峪城中唐军开垦的良田变成荒地,颗赁收。

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将领们商议出了对策∩开国元勋程咬金手持板斧,带着先锋军直接杀出城去,向东杀开了一条血路,然后前去长安搬救兵。

可就在程咬金去搬救兵期间,苦峪城已经山穷水尽,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薛仁贵带领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

日子一天天过去,援兵无望,城内确早已无物可食。

薛仁贵见士兵们饥渴难忍,不得不忍痛杀马充饥,直到杀完了所有的战马。接着他又命令掘井取水,可深不见水,不少体弱的将士已经倒地不起,体格强壮的士兵走路也是摇摇摆摆,全军将士乌旦夕。

当时寒冬腊月,许多士兵死于饥寒交迫,大军几乎没有了战斗力,这让薛仁贵将军痛心不已。

难道苦苦的坚守就要化为乌有,我大唐铁骨铮好男儿没有战死沙场而要死于饥寒交迫?

谁知这是救星从天而降,也是薛大将军与众将士命不该绝。

一名饿倒在地的士兵,发现那片土地既不积雪,也不封冻。

随手挖开,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形似胡萝卜的粗壮根茎,他也不顾三七二十一,直接将那物塞进嘴里大嚼大咽起来,却没有想到不一会就填饱了肚子,而且一夜过去未有中毒俭反而还精神大涨。

薛仁贵询问此士兵,得知此物食之甜涩相宜,食后顿觉精神倍增。

随后在军医那里得知,此物称为锁阳,不但可以充饥解渴,还可壮阳固精,养血强筋。

薛仁贵大喜,立刻命士兵掘而食之。

被围困的唐军因为依靠着锁阳解饥压渴不但毫无被围困的困顿之象,反倒精神振奋,骁勇异常,一直坚持到援军赶来解围之时。里外接应之下,唐军一起打败了苏宝同。

之后,据说薛仁贵一直会带上一些锁阳,不仅战无不胜,而且更是为朝廷屡建奇功。

太宗天子闻奏,认为锁阳实在是好东西,不仅救了三军将士,还是天赐洪福。

于是,便将苦峪城赐名为锁阳城......

王一州听完了一行大师所讲的锁阳城的来历后,既惊奇又有些期待地问大师:“大师?那锁阳可当真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丝路情缘 最新章节第41章 瓜州官吏苦峪求雨 锁阳竟是补阳神物,网址:https://www.254y.com/132/1328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