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2/3)

作品:《学霸金手指

清盛的海军新兵营,丢给他一本粗制滥造的军用刀法秘籍,把这个半大小子扫个盲,然后再塞进殖民队学习一些基础的技能和知识,然后给他指导一些战斗技巧和剑术,能不能成才出人头地就看他努不努力了。相信大部分人在打过鸡血灌过鸡汤之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会拼一把的。公平竞争?根本就不存在,老李生下来到如今也没见到过公平竞争的场面。

可是让老李没想到的是,这个只见过几面,交过几招剑术的小宋居然在殖民菲律宾的垦荒团中大放异彩,会拍马屁的很,每天给老李写信回报经历和想法,混到个记名弟子身份的他一路青云直上,因为对土著的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居然两年时间就升级成为了岛主级的新贵。分到了一个富庶的岛屿(印尼的无人岛屿或者土著很少的小岛多的是,给有功之臣划分封地很容易),积极的培养刀客和殖民者,居然混成了一个雇佣兵组织的老大和殖民队武装头目。

为了报答老李,居然给老李开山传道,组建了南洋八刀流的武术流派,成了一代开山掌门,并把老李尊为剑圣,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是剑圣真传,这小子以后说不定还混出了一个和传说级宫本武藏一样的历史身份。

这个时代理论上是日本封建化过程的末期,各个地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化和民族自我认知,勉强能算是语言文字的统一和制度经济的统一,但是距离实施郡县制和科举制那是遥遥无期的。

这个时代日本根本和秦帝国毫无可比性,平安京中央对地方豪族的控制力几乎为零,就连强大的中央武装都没有影子,出了平安京几乎就是荒郊野外看不到几个人影。要不是平安京占住了最肥美的中央平原,有最大的人口密度和耕地做支撑,日本早就换了主人了。

现在的老李其实就是打破这个中央朝廷已经衰弱不堪的时局的。武士的崛起本来就是历史的定局,他只不过推了一把,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源氏和平氏的斗争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天皇玩弄权术挑拨离间的背景,还有更加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你死我活的局面其实很好化解,那就是把蛋糕做得足够大。过去争斗其实只是日本的权力带来的收益满足不了两家武士代表的背后的关西和关东两大集团的人对资源的需求,现在有了老李带来的市场、资金、技术和远大的海外殖民地预期收益,国内的那点小摩擦和争夺权位背后的龌龊根本就不叫个事了。

过去靠着微薄的俸禄根本养不活众多的武士及其附庸家族,必须还要靠着天皇的奖励赏赐和讨伐不臣的战功换取的禄位吃饭,现在呢?做点走私和开垦荒地的小买卖就能吃得满嘴流油,谁还会去打生打死拼命的讨好公卿皇族呢?

更不用提南方琉球、台湾、吕宋群岛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断输送到太宰府的大批货物和粮食物资,这些都是武士集团齐心协力搞来的战利品和贸易经营收入,这一部分公卿更是一根毛都捞不到。

一大部分殖民红利是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的老李的,一部分是平氏和源氏联合起来召集的武士集团每家每户按照人头和出力多少分的身股分红,还有一部分是平家即将组建的幕府作为架空朝廷,给予殖民集团众多税费优惠和特权换取的授权金。

这个巨大的怪物其实不仅仅是抄袭东印度公司,最主要的是给阶级固化的日本社会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其意义相当于科举制加军功名爵田宅制度的结合体。只要是加入殖民活动的日本人,都有机会做在各个殖民地发家致富升官发财的任务。

新政策完全就是幕府制定的,只要开荒三年,开出来的地永续经营权经过测绘和登记就能归开荒者所有。和土著贸易所得免税,幕府和海外贸易栈有优先以市场价采购当地物产和居民劳动所得物资的特权。

去殖民地开荒种地或者做买卖,不用交税是个什么概念?日本本州岛长期以来的土地租税就是六公四民,种地收入的60%要缴纳地租和公粮,农民还要承担劳役和兵役,过去租种公田或者武士大名公卿等家族的封地田地都是饿得人发慌,要不是地广人稀可以采集一些山珍海味补一补,别说百鬼夜行了,白天都能看到饿得眼发绿的饿死鬼。

第一批试试水的殖民者离开本州岛去了殖民地那必须成功,开荒虽然辛苦,但是收益更是肥厚,热带地区虽然有疫病和野兽土著的侵扰,但是物产的富饶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大树一砍,树皮和木屑刨花可以用来造纸,树干做成木材和船舶、房子地板墙板和家具,杂木和灌木丛一把火烧了,开荒种地,一年三熟的水稻即使是在生地里面也比本州岛产量高两三倍。

不种水稻种植染料香料药材也行,就近去大宋帝国的港口贸易采购粮食赚的更多。半年不到,第一批去琉球和台湾的殖民者就获得了两倍的投资收益,那些几乎和净身出户的猪仔一样的穷光蛋靠着老李和殖民团租借和出售的钢铁材质的生产工具,在殖民地开荒种地、打猎采矿、贸易造船,半年时间就把投入的60万贯初始投资金连本带利的翻了四番回来。

看到账目的众多集资的武士家族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金手指 最新章节无题,网址:https://www.254y.com/123/123267/45.html